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栽植密度过大原因多为建植绿地时施工方为了突出即时的景观效果,提高工程利润,而不考虑树木未来多年的生长量和生长空间,只求多求快,导致以前定植的“娃娃”树,现在已成长为“青壮年”树,单株树冠面积是原来的几倍,原来较宽敞的立地条件现在已变得密不透风。导致不少树木地下根部吸收不到营养,地上树冠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雨露,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下部枝条枯黄甚至死亡。还有的地方由于密度高、光照通风不良,些乔木发生严重病虫害,出现树势衰弱甚至死亡现象,严重损害了城市园林景观效果,也造成了对苗木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当今社会提倡的节约型园林发展趋势极为不符。
解决方法:对树木过密绿化区间苗和修剪对正在规划设计中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合理的栽植密度和苗木规格,不必过于强调移栽大规格乔木,规格稍小的带全冠的乔木不仅可为施工单位节约不少成本,还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配置合理景观效果也很好。
如果工程中确实需要即时体现绿化景观效果的,栽植大而密的乔木必须提前制定合理的间苗计划和修剪管理计划。对园林绿化工程建植完工的绿地,如果定植乔木密度较大,应制定乔木间苗计划,并实施修剪管理。在平时养护中,按计划实施间苗和修剪,如原来2~3米的株行距,可从中间移走一株达到4~6米,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再移植,这将有利于乔木成长为参天大树。移苗后如出现下部“脱脚”状况,对萌芽力强的品种(如樟树、杜英、法桐等)可采取制定统一高度截干,1~2年后即可生长成树冠整齐的树形。移植的树木可以运用到新的园林绿化工程工地进行再次利用。
安徽昕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26053号-1